“您好,我是98级国经班的校友,在上学时曾受到过一位爱心人士的资助,本想等工作了之后把这笔钱还给他,但他婉拒了我,希望我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。现在我想以那位伯伯的名义资助一个学生四年,每年五千元,将当年的承诺实现。但我忘记他的名字了,想问一下你们可不可以帮忙查一下......”
近日,基金会接到了这样一通电话,捐赠人想以当年资助人的名义资助一名困难学生。因时隔23年,且基金会于2004年才成立,查询难度较大。但为了最大程度地帮助捐赠人完成心愿,基金会工作人员辗转反侧多方询问,同时捐赠人也积极寻找,最终了解到当年资助人胡伯伯的一些信息,助学金也由此命名为“胡先生助学金”。
经捐赠人同意,我们将她23年的“寻人”故事呈现出来,希望这把爱心“火炬”能永不熄灭地传递下去。
以下为校友自述:
我来自西北地区,家中子女较多,经济上比较困难。入学后,学校发了摸底表,对学生生源地、父母工作、家庭人口等情况做了基本了解。就这样选到了我,我获得了这份助学金。一个月五百元,我被资助了四年。
资助我的人是当时汇丰银行天津分行行长,我叫他胡伯伯,他同时帮助了十几位家庭困难的学生。每个学期胡伯伯都会组织我们见面交流,大家聚在一起聊聊最新的变化、学业和成绩、面临的困惑,可以说是无所不谈,有一些高年级的师兄师姐还会指导低年级学弟学妹们的功课。我们像一个小集体一样,每次见面、每次聊天,都让人觉得无比温馨。
胡伯伯在生活上对我们关照良多。有件事我一直记忆犹新,大一时胡伯伯组织了第二次见面,他给大家买了许多肯德基,他说大家可能有很多人还没吃过,所以特意买来,让大家尝尝鲜,算是一次新体验。我们这些被资助的学生大多来自偏远地区,家庭经济状况比较紧张,即使已经上了大学,确实还没有吃过肯德基。胡伯伯真的很用心,这样的细枝末节他都注意到了。
除了在生活上格外照拂,胡伯伯还时常鼓励大家,在我们迷茫的时候给予一些中肯建议和参考方向。毕业时,他会关心我们的去向,一些同学有了好的就业机会他就特别高兴,对于没有找到理想工作的同学,他也会鼓励同学们不要放弃,告诉我们该怎样努力争取。
四年来的见面和交流,胡伯伯从未展现出任何怜悯和同情,而是始终平等地与我们交流、沟通,他用态度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很珍贵,用经验指导我们不要被眼前的困难所击倒,用行动支持我们向更好的方向规划自己、发展自己。“良师益友”形容他再恰当不过。
如果要对胡伯伯说一些感谢的话,我想说:他是出现在我人生黑暗时刻的一盏明灯,指引了我前进的方向;他也是一把雨伞,让我在风雨飘摇的日子里有了坚定的支持。这份来自长辈的爱,我会终身难忘,永远感激。
既然他当时说不必把钱还给他,那对他最好的感谢就是把这份爱心延续下去。即使二十多年过去了,我依旧不忘他的嘱咐与我的承诺,现在生活与工作有了一些起色,也是时候轮到我将这个“火把”传递下去了。
饮水思源,初心不忘。今天,我们将捐赠人跨越23年的“寻人”故事呈现出来,希望这个满载感恩的爱心“火把”能温情延续,更希望其中蕴含的南开情能延绵流传。
编辑:王晓晗